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却以百分百的成功率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发发成功、次次圆满的成绩。现在,他们正以全新的状态,迎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到来。
赵俊凯是一名火箭吊装指挥,他正在执行某型号任务火箭吊装作业,是他今年第7次执行火箭卸车吊装任务。28岁的他早在两年前就成为一名吊装指挥。为了练就过硬的吊装技术,他每天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,并记录下了20余万字的专业笔记。
赵俊凯说,吊装是整个测发系统的第一环,也是对火箭移动最大的岗位,这就要求我们比一般岗位要想得更细,要做得更实。作为一名吊装指挥,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,还要练就绝佳的眼力、判断力,还有对整理风险的把控能力。
赵俊凯所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某站,主要担负火箭、卫星等航天产品的技术勤务保障工作,被称为发射场区的“总管家”。2017年以来,该站鼓励青年骨干争当科技创新“领跑者”,赵俊凯首次提出无线遥控操控吊车的建设性意见,并在神十三任务飞船吊装过程中得以应用。
他说,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,使我们的人员、厂房、设备接近保障极限,通过无线遥控操作吊车,这相当于把我们的操作手还有指挥员合二为一,这样不仅能够精简人员岗位,还能增加工作效率,安全性能也大大增加。
为适应航天发射任务超高密度、超高强度、超高难度的新常态,他们组建了5支创新团队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、国防科技专利1项、科研创新成功17项。
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某站党委书记王书昌表示,我们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,在任务中已经实现了吊装对接精准高效、垂直转运分毫不差、火箭加注滴液不漏、勤务保障安全高效的任务目标。
根据任务安排,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转入建造阶段,今年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执行2次飞船发射、2次飞船回收以及20余次卫星发射任务。
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某站站长翟文江说,青年强则航天强,随着青年一代的努力拼搏,团员青年已经走上关键岗位,成了发射场的中坚力量,后续我们将持续打造一流人才方阵,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,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。